10月25日,泰国诗丽吉王太后在曼谷朱拉隆功医院走了,享年93岁。

这位太后身份不一般,是现任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的妈妈,也是泰国前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的妻子。

 

在泰国老百姓心里,她早不是单纯的王室成员,更像自家的“母亲”。

本来想只简单说下这个消息,但后来发现,不讲讲她生前的事,根本没法懂为啥泰国上下会这么难过。

从2019年开始,诗丽吉王太后就一直在医院住着,这一住就是好几年。

今年早些时候,她还出现了血液感染的情况,医疗团队拼尽全力救治,可到了那个周五,她的健康还是急转直下,最后安安静静地走了。

她住院期间,病房里一直摆着子孙们送的鲜花,看得出来家里人始终陪着她。

 

朱拉隆功医院在泰国挺有名,是顶尖的公立医院,之前前国王普密蓬生病时也在这儿治。

王室选公立医院而非私人医院,我觉得这一点特别拉近距离,不像有些王室成员,总跟老百姓隔着层东西。

王太后离世的消息一出来,泰国国王马上下令,让王室成员遵守一年的哀悼期。

不光王室,政府那边动作也快。

总理阿努廷・占威拉本来要去参加东盟峰会,还得见证柬埔寨的停火协议签字,结果直接取消了行程。

 

周六一早上,内阁就开了紧急会议,专门商量治丧的事。

王室还特意公布了张旧照片,是去年八月王太后88岁生日时拍的,照片里玛哈国王带着王室成员围在她病床边,画面特别温馨。

这张照片放得挺巧,本来大家都沉浸在难过里,看到这家人的温情,心里能稍微松快些,也更觉得王太后像自家的老人。

曼谷有个53岁的市民叫萨西・普塔西,周六清晨接受采访时声音都哽咽了。

她说“虽然知道这一天总会来,但真没想到是今天”,还说“王太后就像我们所有人的母亲,现在她走了,心里空落落的”。

 

不光她,消息传开后,好多泰国人自发去了大皇宫外。

大家手里拿着白色鲜花泰国哀悼时常用的颜色,就静静站在那儿,没多少喧哗,可那股难过劲儿谁都能看出来。

还有,泰国不少人家、办公室里都挂着王太后的肖像,平时看着不觉得,现在再看那些照片,估计大家心里更不是滋味。

王太后走了

其实泰国人难过,不只是因为少了一位王室成员,更多是因为王太后这些年真的跟他们走得太近。

每年八月十二号她生日那天,泰国都是按母亲节的规格庆祝,这在其他国家可不多见。

 

而且她不像有些王室成员只待在皇宫里,她总往基层跑,关心农村的贫困家庭,还帮山地部落摆脱鸦片依赖。

这些事不是嘴上说说,是真真切切做出来的,老百姓都记在心里。

有位北部山区的老妇人曾握着她的手说“您就像我们所有人的女儿”。

能让老百姓说出这话,说明王太后是真放下了王室的架子,跟大家处成了一家人。

“国民母亲”这个称呼,从来不是凭空喊的,得靠一点点的付出攒起来。

 

王太后用了几十年时间,把这份感情种在了泰国人心里,现在她走了,大家自然会觉得像失去了家里的长辈。

讲完大家的难过,咱再说说王太后这辈子的路。

她1932年八月十二号出生在曼谷的贵族家庭,家里跟泰国却克里王朝渊源很深,祖上就常和王室联姻。

少女时期,她跟着当外交官的爸爸在欧洲生活,还在巴黎学过音乐和语言。

这段经历跟当时泰国普通女孩比,差别太大了。

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早早有了国际视野,为后来帮泰国传统工艺走向世界埋下了伏笔。

 

她跟普密蓬先王是在欧洲认识的,当时先王正在欧洲访问。

后来先王在瑞士出了车祸,住院疗养的时候,两人在日内瓦湖畔聊了很多,慢慢就有了感情。

先王还专门为她写了首情诗叫《我梦见你》,这首诗后来被谱成歌曲,在泰国到处都能听到。

1950年两人结婚,加冕典礼上还宣誓“为暹罗子民的福祉与幸福施行正义统治”。

之后他们有了四个孩子,就是现在的国王和三位公主。

搞不清大家有没有觉得,王室里的爱情故事,能这么纯粹又长久的,其实挺难得的。

 

结婚后,王太后和先王早期主要做外交工作。

到了七十年代,两人把重心转回到国内。

他们跑遍了泰国的77个府之前说76府,后来行政区划调整成77个了,专挑那些偏远的村子去。

他们看老百姓过得好不好,帮农村解决贫困问题,还教山地部落种咖啡、水果,用这些替代鸦片。

 

那时候泰国刚开始搞工业化,城乡差距特别大,政府顾不上所有地方。

王太后和先王这么跑,等于是帮政府补了窟窿,老百姓能不感激吗?

从欧洲少女到“国民母亲”

要说王太后最让人记住的事,1976年创立的SUPPORT基金会肯定算一个。

这个基金会专门帮乡村妇女学传统手工艺,像泰丝编织、银器制作这些。

它不只是教手艺,还帮妇女们对接市场,通过线上平台、王室专卖店卖产品。

到现在,这个基金会已经帮了超过十万名泰国妇女。

 

你想啊,多少家庭因为这个能过得好一点,多少妇女因为有了手艺,不用再靠别人生活。

而且泰丝之前差点因为工业化生产消失,是这个基金会把它救了回来。

现在泰丝成了泰国的“国家名片”,出口到很多国家。

这背后,全是王太后的心血,保护传统工艺看似简单,其实特别难,得有耐心还得有方法,王太后能坚持这么多年,这份韧性真的让人佩服。

除了帮妇女,王太后还特别关心环保。

她推动过野生动物保护,还搞过森林修复计划。

 

像清迈素贴山、普吉岛卡伦海滩的树,好多都是她牵头种的,累计下来得有五十多万棵。

泰国的国宝亚洲象,之前老有人偷猎象牙,王太后公开呼吁保护大象,后来泰国政府在2019年还加强了象牙贸易的管控。

这些事看着不大,但对泰国的环境来说,影响可不小。

它让老百姓觉得,王太后不光关心他们的日子,还关心他们住的这片土地。

1979年,王太后接受过一次专访。

那时候泰国刚经历完政治动荡,有人说君主制不合时宜了。

 

她当时说“或许有人认为君主制已不合时宜,但我坚信泰国人民需要能与他们心灵相通的君主。

当人们高呼‘国王万岁’时,不仅仅是表达敬意,更是一种奇妙的心灵共鸣”,这段话我觉得说得特别实在。

她没强调君主制多厉害,而是说君主得跟老百姓心贴心。

这不是空话,是她一辈子的行动指南。

现在现任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也常往基层跑,其实就是在延续她的这个理念。

诗丽吉王太后这一辈子,从1950年当王后到2023年离世,七十多年里没少为泰国人做事。

 

她留下的SUPPORT基金会还在帮妇女,她种的树还在生长,她教给王室的“心灵共鸣”道理,还在影响着泰国。

虽然泰国现在进入了一年的哀悼期,但王太后其实没真的离开。

她做的那些事,老百姓记在心里;她护着的那些东西,还在陪着泰国人。

很显然,真正能让老百姓记住的人,从来不是因为身份多高,而是因为做了多少实事。

 

诗丽吉王太后从贵族少女变成“国民母亲”,靠的不是王室的光环,而是一步步走进老百姓生活的那些日子。

这种感情,不会随着时间消失,反而会慢慢变成泰国的一部分,一直延续下去。